这是我第二次走进爸妈在线的“传统文化 修心养性”修习班课堂?;厥坠?,这段与传统文化结缘的旅程,不仅是一场心灵的修行,更是一段关于亲子关系的自我觉醒与蜕变。
本文作者
第一次踏入课堂,初衷是为孩子而来。那时的我,被焦虑裹挟着前行。孩子成绩的起伏、日常的叛逆,都像一根根刺,扎在我的心头。我看不到他的闪光点,眼里只有那些所谓的“缺点”。每一次争吵,都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,将我们母子的关系越推越远。
直到听完第80期“传统文化 修心养性”修习班的课程,我才如梦初醒。原来,孩子的问题,不过是大人自身问题的映射。那些我自以为是的批评指责,不过是我内心焦虑的投射。我开始尝试改变,每当想要用旧有的方式对待孩子时,内心就会有一个声音提醒我:“也许他有他的想法,我只是在用自己的标准去评判他?!庇谑?,我学会了及时住嘴,调整自己的情绪,用平和的语气与他沟通。
学习传统文化课
起初,这种改变带来了显著的成效。我们能够坐下来,心平气和地交流,亲子关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然而,好景不长,随着时间推移,我发现孩子身上那些让我头疼的问题依旧存在。焦虑再次如潮水般涌来,将我淹没。于是,我带着满心的困惑与期待,再次走进了爸妈在线,参加了第89期“传统文化 修心养性”修习班。
第一节课上,夏老师的一句话如同一记重锤,敲醒了我:“为别人而来的人最愚蠢,一个人连自己都不曾改变,如何能改变别人,将自己的想法装到别人的脑海中呢?”这句话,让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。是啊,孩子都没着急,我却先乱了阵脚。我时常用威胁、生气的口气跟他说话,又怎能怪他用不耐烦的态度回馈我呢?心态决定一切,我用不好的态度对待孩子,孩子自然也会用同样的态度回应我。
第二次来学习
这几天的学习,让我对生活、对亲子关系有了全新的认识。我渐渐明白,学会如何做人、做事,如何与自己相处,远比一直盯着孩子的学习成绩更重要。作为母亲,我是孩子的第一启蒙老师,我的言行举止、思维方式,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性格。如果我只关注孩子的成绩,而忽略了他的内心世界,那么我们之间的沟通话题就会越来越少,孩子也会在无形中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,进而产生厌学情绪,不愿与我沟通。
我的认知,确实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在面对孩子时,我的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忽上忽下,完全被他的一举一动所左右。通过学习,我意识到自己身上存在着太多需要改变的地方。我不能再过度关注孩子,而应该将目光收回,聚焦在自己身上。
认真做笔记
我要先修正自身那些不好的、不足的地方。夏老师说,只要父母改变,孩子也会跟着改变。我深信不疑。我相信,只要我真心想要改变,就一定能够做到。而当我真正改变时,孩子也一定会受到我的影响,与我一起成长。这就是相信的力量,只要去做,就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在这条自我成长的道路上,我将带着传统文化赋予我的智慧与力量,坚定地走下去。我相信,未来的某一天,当我回首这段旅程时,会看到一个更加优秀的自己,和一个与我亲密无间、健康快乐成长的孩子。(作者:黄宝芳)
与夏老师合影